锅
文|凡子
我和弟弟,是很爱讨论生活中的一应事物的,一直是精神上的知己。
不过知己也有“不知”的时候。
记得有次回家,一见面,弟弟劈面就问:姐,你对美或不美那么敏感,那岂不是说,对你而言,生活里的痛苦大于快乐?因为不美的东西实在太多了。
我这么回答他:只能说,在痛苦加倍的同时,快乐的感受也是成倍的。
我好精致之物——不是奢侈之物,只要有可能,去买一样东西,一定只照着入眼的买,而不买便宜的。
所谓赠品,所谓折扣物品,都不拿回家。更不会做“废物利用”那样的事。
在潜意识中,对一切劣质的生活用品,有一种深恶痛绝的情绪。
因为这样,有时反而给生活带来不便。比如过好的CD PLAYER,几乎无法播映帅小子所买的盗版光碟。
但本能是如此无法战胜,一到买东西时,又只买那看中的,而不买仅仅是实用的。
想象中的东西一时没买到,宁肯就让它空在那里,一直“没有”着。
生活因此又多了一些不便和麻烦,尽管意识上并不觉得如此。
想起初爱时,为了买一张雅致的全羊毛地毯,和恋人竟然把整个城里的店子都给找了一遍,最后终于把一张自来旧的素雅地毯抱回家,铺在了地板上。
所以,家里的东西,有些没有,有些有,有些又买多了。
炒锅就买多了。
数年前,把家搬来北京时,家什精减又精减,厨具只带了一口平底炒锅。
为了它又漂亮又好,也为了一用它,就想起恋人每次给我炒菜吃的背影。
炒锅两个人用恰恰好,一个人用时,它就显得大了。
恰逢有天应邀出席朋友的家宴,友的男朋友在厨房里煎海鱼给大家吃。香气四溢的鱼儿、醇厚的红酒、温馨的烛光、滋滋的油锅声,再准确不过地描绘出一股生活的诱人味道。
第二天,我便去把这口亮铮铮的平底锅,给买了回来。
奇怪,为什么在别人炉子上看着合适的锅,放到自己的炉子上,那么大呢?
而且,就因为品质好,它太沉了,一只手很难翻炒东西。
于是只得再去商场,重新买了一把好看的、更轻更小的炒锅。
锅是轻了、小了,但因它出自国产,不是那种准备让人用一辈子的质地,所以不消多久,它的模样就引出了我“不想用坏东西”的情绪。
之后,去MUJI(无印良品)再买了一口黑黝黝、带细致旋纹的小炒锅,才觉得总算合心意了。
在买这些炒锅的同时,还有其他的锅陆续进家门,随锅赠送的炒锅就有好几套——当然,它们都马上送给了需要的人,以至有一阵,一下厨房做饭,就望着一堆的锅犯踌躇……不过多半,只用一个最合意的。
早年,好友来看新家,曾感叹:单身耶,东西备得也太全了吧。
我不觉得有多齐全,因为好多心里的东西,迄今还没有——这一点,后来爱做饭的帅小子想来大为赞同,因为他根本就对我说:你所有的锅都不是真正的炒菜锅明白吗,得用中国的铁锅知道吗。
这真正的铁锅,于我,属于可能会引起坏情绪的器物,所以我的家,相当于没有锅。
发表评论 评论 (15 个评论)
有蒜!
不过也只有热爱它才会注意它讲究它。